吉林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办
吉ICP备案号18002506号
吉公网安备 22010402000667号
2022-10-19
有父亲陪伴的孩子语言发展能力更好?
流言:许多调查研究表明:爸爸带的孩子语言发展能力更好。真相:科学家推测,因为妈妈倾向用“娃娃语”跟孩子说话,就是孩子能理解的,比如“吃完饭饭我们去睡觉觉”这种语言。爸爸则喜欢用成人的语言跟孩子说话,刚才那句话,换了爸爸会直接说:“你来吃饭,然后去睡觉?!?
2022-10-19
金鱼不知道饥饱?
流言:喂鱼的时候不能喂太多,金鱼吃东西不知道饱,喂多了会撑死。真相:金鱼起源于中国,与鲫鱼在学术分类上属于同一种类,也叫做“金鲫鱼”,与鲤鱼相似,是由红黄色的野生鲫鱼进化而来。关于金鱼,在古代晋朝时期就有“赤鳞鱼”的文字记载,称得上是中国的国粹。金鱼性…
2022-10-19
醒来记得自己做的梦说明睡眠不好?
流言:梦,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一种缥缈的存在,似有若无,看得见摸不到,好像有那么回事儿,但是要细说又不知从何说起。然而就有些骨骼清奇的人,不仅能够清晰地记住自己做的梦,还能像讲故事一样给别人复述。有些人认为这是大脑该休息的时候还在坚持加班,所以属于睡眠…
2022-10-19
能清晰记住梦境的人记忆力好?
流言:梦,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一种缥缈的存在,似有若无,看得见摸不到,好像有那么回事儿,但是要细说又不知从何说起。然而就有些骨骼清奇的人,不仅能够清晰地记住自己做的梦,还能像讲故事一样给别人复述。有些人认为,能够清楚地记住自己的梦,都应该归功于超群的记…
2022-10-19
做核酸的”棉签“会影响健康?
流言:前段时间,有篇热传的文章写了做核酸的”棉签“会影响健康。真相:原文中说,部分采样拭子执行的是行业标准《医用脱脂棉》(YY/T 0330-2015),该标准引言中确实提到了不推荐环氧乙烷。但是,问题来了,脱脂棉是不推荐用环氧乙烷灭菌,可我们用的“棉签”,真的是脱…
2022-10-19
有防腐剂的月饼会有害健康吗?
流言:添加了防腐剂的月饼对身体健康有害,千万别买添加了防腐剂的月饼。真相:一般来说,月饼因为水分含量低、同时又高糖高油,本身就可以起到一定的抑制微生物生长的作用,即便没有添加防腐剂也可以保存很久。以前就曾有一则热搜#月饼放 10 年不长毛不发霉#:市民周先生…
2022-10-19
吃海蜇可以补钙?
流言:海蜇的矿物质钙含量很突出,吃了海蜇可以补钙。真相:海蜇是可以食用的,我国是最早食用和利用海蜇的国家。传统加工方法是利用石灰、明矾浸渍,再榨去其体中水分、洗净、腌制,这样处理之后便成为通常食用的海蜇制品。[6]海蜇的伞盖在处理后会变成一张圆形半透明的…
2022-10-19
吃辣可以减肥?
流言:如果吃辣到了一定的量,就会浑身发热、呼呼出汗,于是很多人就有一种感觉:辣椒可以提高身体的代谢速度,可以帮助我们减肥!真相: 图虫创意也确实有研究结果表明:长期辣椒素干预可作用于脂肪组织的辣椒素受体,抑制脂肪合成和预防肥胖。[4]还有另外一项研究显示,…
2022-10-19
怀孕不能吃辣?
流言:对于一些嗜辣如命的孕妈来说,怀孕的时候为了宝宝的健康不敢吃辣椒。很多人认为怀孕不能吃辣椒。真相:在这里要告诉各位孕期的辣妹子们,只要在吃辣椒后没有不舒服,就完全可以适量食用,放心享受。不仅不会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还能补充膳食纤维、维生素 C、胡萝卜…
2022-10-19
2022年9月“科学”流言榜发布
1、“槟榔的危害没有宣传中的那么大”流言内容:只要少嚼槟榔,健康风险其实并不高。真相解读:早在2003年,槟榔已经被定性成一类致癌物,部分国家也已经将槟榔列入毒品行业。槟榔中的槟榔碱通过脸颊黏膜吸收后,能在短时间内生效,会让食用者身体发热、欣快愉悦,并且可…
2022-10-19
2022年8月“科学”流言榜发布
1、高温中暑可以服用藿香正气水缓解流言:藿香正气水是中暑的特效药。真相:高温中暑并不推荐服用藿香正气水。其实藿香正气的使用是有其适应症的。藿香正气并不适用于在高温、烈日的环境中,由于劳动、工作时间过长而导致的中暑;更适用于夏季暑热湿盛、汗液大泄、肌肤毛…
2022-10-19
2022年7月“科学”流言榜发布
1、违法添加了丙二醇的牛奶能让人中毒流言:丙二醇可能引起肾损伤,添加在牛奶中会导致中毒。真相:丙二醇是合法食品添加剂,但根据国标,纯牛奶中并不允许添加丙二醇,因此违规的奶企应当为此受到处罚。不过,因不知情已经喝过了有丙二醇添加牛奶的消费者,也不用为此过…
2022-09-20
科学辟谣 | 6月科学流言榜发布!
2022-09-20
名声在外的卡拉胶究竟是什么?
这两天,食品界有个新闻大家都听说了吗?早前,某“雪糕刺客”的名声在外,最近又出了“雪糕不化”事件,并归咎于卡拉胶。事件回顾6月底,有网友将一支海盐口味的某牌雪糕撕开塑料袋后,在室温31℃的条件下放置。半小时后,雪糕表面的冰层化开,呈现奶油状。50分钟后,盒…
2022-08-08
隔夜菜到底能不能吃?
都说“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可面对家中的剩饭剩菜,不少人心中却犯了难:倒掉吧,实在是太可惜;第二天热一热吃吧,“亚硝酸盐超标”、“致癌”、“中毒”这些词,又让人担心……隔夜菜到底还能不能吃?哪些菜应该毫不犹豫倒掉,哪些可以留到下一顿?我们又应该如…
2022-06-09
小龙虾的“虾黄”到底能不能吃?
吉林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办,致力于传播科学思想,分享科技生活,提高公众科学素质随着炎热夏季的来临小龙虾成了吃货们夜宵餐桌上出现率最高的单品街边小摊、夜市、大排档……到处都能看到小龙虾诱人的身姿约上三五个朋友吃着龙虾,喝着啤酒吹着空调那种感觉,简直不能再过瘾…
2022-06-09
2022年5月“科学”流言榜发布
1.老年人基础病多,不宜打新冠疫苗流言内容:老年人常有多种基础病,接种新冠疫苗更容易发生副作用,弊大于利。真相解读:老年人脏器功能老化,不易耐受感染新冠病毒后的缺氧、炎症,常导致器官功能衰竭甚至死亡。根据近期香港疫情数据,60岁以上人群感染奥密克戎的死亡风…
2022-06-09
2022年4月“科学”流言榜发布
新冠病毒会越变越弱?口罩里含石墨烯危害健康?4月“科学流言榜”上榜流言来了。1、新冠病毒的致病性会变得越来越弱流言内容:病毒为了传播,会使人感染后的症状变得越来越轻。真相解读:很多关于病毒演化的描述,常给人以“病毒主动变弱”的感觉,但其实病毒的演化是随机…
2022-02-23
春节吃得太油腻,这些食物能"刮油"解腻?是时候知道真相了
春节假期已经过去无论是睡眠还是饮食都慢慢回归到平常的节奏说起饮食假期期间难免大鱼大肉很多人都想着该“刮刮油”了那么,真的有“刮油”食物吗?日常饮食如何科学地“去油腻”?一起来看↓↓↓“刮油”食物能刮油吗?大家常说的“刮油”食物主要集中在各种蔬菜水果比如…
2022-02-23
别被这9种伪健康食品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