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办
吉ICP备案号18002506号
吉公网安备 22010402000667号
2024-12-27
科普| 人工智能发展与生物医药创新
在21世纪的科技浪潮中,人工智能(AI)与生物医药的深度融合正引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创新革命。这一跨界融合不仅加速了生物医药领域的研发进程,还极大地提升了医疗服务的精准性和效率,为人类健康事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人工智能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应用1. 药物研发药物…
2024-12-27
祖冲之三号:让“计算”不走寻常路
编者按 近期,关于谷歌研发的量子芯片Willow的计算能力,引发全网讨论,甚至有网友说“遇事不决,量子力学”??此频髻┑谋澈?,实际是公众看到了量子计算的巨大潜力。量子计算为何如此神通广大?它距离实际应用还有多远……围绕这些话题,本报邀请权威专家解读,推出系列…
2024-12-27
卫星“织”网:让全球通信再无盲区?
沙漠里,探险家通过卫星网络分享壮丽景色;大海上,渔民用卫星网络查看天气预报;深山中,孩子通过卫星网络接受远程教育……数字时代,人们对网络的畅想,已然从传统的高速互联网转向了空地一体的卫星互联网。12月16日,国网(GW)星座首组互联网低轨卫星成功入轨。这是继…
2024-12-19
人工智能,让电网更“聪明”
责任编辑:李娇
2024-12-19
高温电解制氢太耗能了?没关系,我们想到了一个新思路!
出品:科普中国作者:张强强(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监制:中国科普博览编者按:为揭开科技工作的神秘面纱,科普中国前沿科技项目推出“我和我的研究”系列文章,邀请科学家亲自执笔,分享科研历程,打造科学世界。让我们跟随站在科技最前沿的探索者们,开启一段段充满热…
2024-12-19
让手机练就“火眼金睛”!芯片如何“慧眼”识核?
一枚小小的芯片让手机等设备拥有了“火眼金睛”,使它们能够更便利快捷地捕捉到核辐射的踪迹,为守护公众的健康和环境安全提供科学数据。12月10日,科普时报记者在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核安全与环境工程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原子能院安全所)了解到,由其研发的国际首款X…
2024-12-12
科学岛团队在氮化碳材料光催化产氢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院强磁场中心喻志武研究员及其合作者,依托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SHMFF),创新性地将超分子自组装工程和缺陷工程结合起来,成功的合成了一种具有氮(N)空位和明显n–π*跃迁的管状氮化碳催化剂(T-0.9ODHCN),其相较于原始块状氮化碳,光催化产…
2024-12-12
正式通车!大湾区跨海交通网络再添“关键一横”
国家重大工程黄茅海跨海通道将于 12 月 11 日 15 时通车试运营,为粤港澳大湾区跨江跨海交通网络再添“关键一横”。据了解,黄茅??绾Mǖ烙?2020 年 6 月开工建设,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后首个开工建设的跨海通道工程,将充分发挥港珠澳大桥西延线的功能…
2024-12-12
物联网:连接万物的智能时代,未来之路何在?
在当今数字化浪潮汹涌澎湃的时代,物联网(IoT)无疑是一颗璀璨的明星,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模式以及整个社会的运行机制。它宛如一张无形而巨大的网络,将世间万物紧密相连,开启了一个充满无限可能的智能互联…
2024-12-05
量子计算:未来密钥的探索之旅(下)
责任编辑:李娇
2024-12-05
量子计算:未来密钥的探索之旅
责任编辑:李娇
2024-12-05
不用挠头,你被大数据“杀熟”了……
科普时报记者 陈杰在自己经常光顾的网络平台上,一些商品或服务的价格总是比别人高;换个手机登录网购APP,同一商品的价格居然会相差几十到上百元……不用挠头,你被大数据“杀熟”了。11月24日,国家相关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清朗网络平台算法典型问题治理”专项行动…
2024-11-29
皮肤无痕修复有望实现!巨噬细胞成关键突破口
俗话说,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层皮。脸面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生活中有很多事是脸面的“敌人”,比如疤痕。小到痘印,大到手术后的伤疤,很多人都为之苦恼。最近,科学家发现完全修复疤痕的秘密。在这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人体最大的器官——皮肤的构成。皮肤主要由表皮和真…
2024-11-29
攻克维生素D3系列生产难题 浙工大成果获浙江省技术发明一等奖
“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治疗骨质疏松症的首选药物之一,全球销售额超25亿美元,国内销售额近20亿元,份额位列市场首位,让中国老百姓用得起药,用放心药……”说到自己的成果药物维生素D3,浙江工业大学药学院教授金灿满脸自信。来高校工作之前,这位80后教授很难想象,自己…
2024-11-29
【人工智能】生活一个不可思议的“助手小伙伴”
责任编辑:李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