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办
吉ICP备案号18002506号
吉公网安备 22010402000667号
2025-02-13
从过去到未来:全球地表向下太阳辐射的长期变化及机理
近日,中国海洋大学吴立新院士团队在全球地表向下太阳辐射历史及未来变化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成果发表在《国家科学评论》。该研究首次全面分析了全球地表向下太阳辐射的历史变化,并评估了不同排放政策下的未来长期变化趋势,量化了温室气体和人为气溶胶的相对贡献,强…
2025-02-13
上新!之江实验室时域光变基础模型AstroOne-FALCO正式发布
近日,天文时域光变基础模型AstroOne-FALCO在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学术年会上正式发布。这是继天文大语言模型AstroOne-LLM、恒星光谱模型AstroOne-SpecCLIP之后,之江实验室和国家天文台针对天文领域模型的又一次重要升级。作为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天文学十四五及长…
2025-02-13
当年夜饭有了“总指挥”,客厅秒变贺岁片场,谁让年味更绵长了?
“小X小X,快把《好运来》音量调大!”热闹的客厅里,智能音箱应声奏响欢快旋律;“小Y小Y,红烧肉还要炖几分钟?”香气四溢的厨房里,智能烤箱AI机械女声的回应与窗外的爆竹交相辉映……刚刚过去的这个春节,年味仍浓,但早已不再是饺子和春晚的简单组合,而更多的是科技…
2025-01-24
大模型时代,人机交互体验将被怎样重塑?
从手动输入命令行,到触摸操作图形界面,再到如今与聊天机器人等进行生动自然地对话交流。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和机器学习等技术的飞速发展,人机交互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科技持续演进、创新浪潮迭起的当下,人类与计算机的关系日益紧密,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
2025-01-24
ChatGPT到底是什么?会给我们生活来这些改变↓
欢迎来到科普中国特别推出的寒假精品栏目“给孩子的高新科技课”!人工智能作为当今最前沿的科技之一,正在以令人惊叹的速度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从智能语音助手到无人驾驶汽车,从 AI 绘画到机器学习,它为我们打开了一个充满无限可能的未来。本栏目将以通俗易懂的方式,用…
2025-01-23
绿色速递:“小包裹”里的“大未来”
编者按:千万IP创科普,共筑科技强国梦。为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助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中国科协科普部与人民网联合策划推出“见证科技之路”主题报道,聚焦国家科技战略政策、重要科技奖项、“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等,深入基层一线…
2025-01-17
2025年的北京,请关注这些科技亮点→
2025年1月14日上午,北京市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在北京会议中心隆重开幕。北京市市长殷勇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提到众多科技相关内容。在2025年北京的重点工作中,有哪些科技关键词?一起来了解——关键词1:“创新”●2025年,北京将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围绕新能源…
2025-01-17
从耐药到治愈:新生隐球菌的“精准打击”计划
出品:科普中国作者:杨昌佳涟 陈磊(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监制:中国科普博览编者按:为解码生命科学最新奥秘,科普中国前沿科技项目推出“生命新知”系列文章,从独特的视角,解读生命现象,揭示生物奥秘。让我们深入生命世界,探索无限可能。世界上平均每分钟有7个…
2025-01-16
还有最后一公里!高级别自动驾驶真的要来了吗?
近来,国内自动驾驶领域利好消息不断。先是湖北省武汉市发布了《武汉市智能网联汽车发展促进条例》;紧接着《北京市自动驾驶汽车条例》也获表决通过,将于2025年4月1日起施行。这些政策不仅大力支持L3及以上级别自动驾驶的应用,还将其推广到个人用户领域。难不成,高级别…
2025-01-10
谷歌量子计算新突破,离真正的量子计算机还有多远?
2024年12月9日,谷歌发布了他们在量子计算领域的一个新的里程碑。他们全新的量子计算芯片Willow,中文为柳树,芯片包含105个物理量子比特。利用这款芯片,他们实现了长寿命的逻辑量子比特,展示了量子纠错技术带来的显著效果,验证了量子纠错技术路线的正确。那么量子纠错…
2025-01-10
中国科大在环保型磷化铟量子点LED工作机制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学院樊逢佳教授与河南大学申怀彬教授携手合作,利用EETA技术深入研究了绿色磷化铟基量子点发光二极管的关键科学问题,成功实现了绿色磷化铟基量子点LED的峰值外量子效率(EQE)达到26.68%,亮度突破270,000 cd/m2,并在初始亮度1,000 cd/m2下,T95(…
2025-01-10
中国科大在光催化PFASs低温脱氟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及化学系的研究团队发展了特氟龙等全氟及多氟烷基化学品的低温还原脱氟分解的变革性新方法。在该工作中,研究人员创制了扭曲促进电子得失的有机小分子超级光还原剂KQGZ,并基于此发展了低温(40-60℃)催化还原特氟龙等全…
2025-01-03
《流浪地球》中的人工智能技术:科幻与现实的交汇点
摘要: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AI)已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电影《流浪地球》系列作为中国科幻电影的里程碑之作,不仅展现了宏大的叙事背景,更在其中巧妙地融入了多种人工智能技术。本文旨在探讨电影中所呈现的人工智能技术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与发…
2025-01-02
中国科大研制具有动态电磁波吸收和热防护功能的弹性碳气凝胶
电磁波污染和热损伤对精密仪器,尤其是在航空航天领域,构成了严重威胁。功能性气凝胶因其吸收电磁波和隔绝热量的特性,提供了一种具有良好前景的解决方案。然而,优化这两种特性时常面临着一个以往研究中常常被忽略的矛盾:热防护效果与材料厚度呈正相关,而电磁波吸收只…
2025-01-02
新型氨合成装置:电化学方法的突破
作者:黄湘红 段跃初新华社1月1日消息,近日,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的科研团队在电化学合成氨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美国化学学会杂志》。领导该研究的是该校艺术与科学学院化学系助理教授Chris Li博士,其团队成员还包括博士后研究员葛晓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