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凤阁信息交流_200块钱3小时上门二维码,附近找人睡觉电话,600快餐2个小时qq

为什么我省修改暴雨预警信号发布标准?新的标准有哪些改变?

来源:本站

2022-08-08 12:09:06


目前我省已进入汛期,暴雨天气会越来越频繁发生,而发布暴雨预警信号是气象部门向社会公众提示暴雨危害程度的主要手段,为更好地发挥暴雨预警信号在防灾减灾中的作用,吉林省气象局在6月1日进入汛期前修改了暴雨预警信号发布标准,下表是修改前与修改后的对照。



修改前的标准

修改后的标准

暴雨蓝色预警信号

24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持续。

12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持续。

暴雨黄色预警信号

12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持续。

6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且其中1小时内降水量达到20毫米以上,或已达上述标准且降雨持续。

暴雨橙色预警信号

3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持续。

3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且其中1小时内降水量达到30毫米以上,或已达上述标准且降雨持续。

暴雨红色预警信号

3小时内降雨量将达100毫米以上,或已达100毫米以上且降雨持续。

3小时内降雨量将达100毫米以上,且其中1小时内降水量达到50毫米以上,或已达上述标准且降雨持续。

可以说暴雨预警信号是公众和各级防汛责任人最关注的气象灾害预警信号,所以有必要在这里对标准的修订简要为大家解读一下。


| 暴雨预警信号发布标准都有哪些改变?

首先,新修改的暴雨预警信号发布标准中,将1小时雨强纳入暴雨黄色、橙色和红色预警信号标准中。其次,在暴雨蓝色和黄色预警信号标准中缩短了累计降水时长,暴雨蓝色预警信号由24小时缩短为12小时,而暴雨黄色预警信号由12小时缩短为6小时??梢钥吹?,修订前的暴雨黄色预警信号标准在修订后降为暴雨蓝色预警信号标准,由此可见整体上修订后的标准设定的“门槛”更高了。


| 暴雨预警信号发布标准为什么要做这些修订?

我们知道短时强降水更易引发城市内涝、山洪、地质灾害、中小河流洪水等各类灾害,所以在本次预警信号标准调整中1小时内降水量这个表示降雨强度的指标受到高度重视。在新标准设定的1小时雨强阈值时也结合了我省多时空尺度降水气候特征,所以更具有针对性。


暴雨蓝色预警信号的累计降雨时长由24小时缩短为12小时,是因为在我省,暴雨的标准虽然是24小时累计降雨量达到50毫米以上,但如果是在12到24小时这样的时段内下了暴雨,也就是我们说的雨下得平缓,虽然降雨总量达到了暴雨量级,但一般不会产生灾害;如果是在12小时内降雨总量达到了暴雨量级,累计的时长缩短,相应的强度就增大,致灾性也增大,就可能造成灾害,这种情况发布暴雨蓝色预警信号,才有预警的意义。同样道理,在暴雨黄色预警信号中降雨累计时长也由12小时缩短为6小时。


另外,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已经开展近两年了,其中气象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需要以此为依据修订暴雨预警信号发布标准。


总之,我省气象部门执行新修订的暴雨预警信号发布标准,未来发布的暴雨预警信号等级与灾害风险的契合度会大幅提升,因此公众应更加重视暴雨预警信号,根据等级的不同,及时采取有效防灾避灾措施,最大程度降低暴雨灾害损失。


作者 | 荀纪伟

1991年毕业于南京气象学院天气动力学专业(现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专业),大学本科学历,高级工程师,长期在预报服务一线从事业务和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