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办
吉ICP备案号18002506号
吉公网安备 22010402000667号
来源:本站
2022-04-21 15:44:49
近日
山东一居民
未佩戴口罩到户外某处挖野菜
被同时间在该处停留的1名
未佩戴口罩的无症状
感染者传染
图源网络
经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研判,上述病例系气溶胶传播导致感染。此前,宁波市疾控中心也通报过一例,当地某确诊病例乘坐自驾车(开车窗、未戴口罩)进入某地下停车场,同时间段内另有2位续发病例在该停车场内停留且未戴口罩,存在气溶胶传播导致感染的可能性。
今天我们来研究一下:
什么是气溶胶传播?
如何防范气溶胶导致的感染?
平时还要做好哪些防范措施?
图源网络
气溶胶传播
根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新冠病毒的传播途径有3种:
▲ 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
▲ 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经过气溶胶传播;
▲ 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后也可造成感染。
与其他传播途径相比,气溶胶传播似乎更加“飘忽不定”,这和气溶胶的特性有很大关系。
图源网络
“气溶胶(aerosol)是指固态或液态微粒悬浮在气体介质中、直径在0.001~100微米之间的微小颗粒物组成的系统。”湖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陈纯琪解释,就像抽烟产生的烟雾一样,悬浮在空中,久久不散,有时候即使看不到了,也能闻到烟的气味就是这个原因。
直径约为0.1微米的新冠病毒,可以附着在尘埃、飞沫上,或者是失去水分的飞沫核上,以气溶胶的形式进行“空气传播”,这就是气溶胶传播。
“质量大的飞沫、尘埃很快就会落到地面,而质量小的飞沫核在空气中几乎不下沉。而且飞沫核中的冠状病毒有蛋白质膜壳的保护, 可以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保持活性。因此气溶胶可以漂浮至更远处,造成远距离的传播?!背麓跨鞅硎?,这也是气溶胶传播比较隐匿的原因之一。
图源网络
很多行为都可以产生气溶胶,比如呼吸、咳嗽、说话、吐痰、呕吐、大小便(水冲洗)等。医学检验实验室等人员在接触患者的血液、尿液、粪便等样本时可产生气溶胶。由于产生气溶胶的途径很多,也使得病毒通过气溶胶的传播增加了更多的不确定性和隐匿性。
如何防范气溶胶传播
虽然气溶胶传播让人们防范难度增大,但也并非防不胜防。
湖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陈纯琪解释:“正常的呼吸虽然可以产生气溶胶,但比咳嗽和喷嚏产生的量小得多。一般来说,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的新冠病毒CT值是比较高的,所产生的气溶胶里的病毒载量也会比较低,因此传播力也较差?!?/span>
图源网络
陈纯琪介绍,通常来讲,只有达到极高数量级的阈值,部分病毒才能由黏膜进入人体。像在密闭空间或空气流通条件不好的地方,气溶胶传播病毒的风险较高。气溶胶比较怕空气流通,风一吹,气溶胶就能很快散开。因此在室内勤通风,是有效预防气溶胶传播的方式之一。
如果户外没有风,那么气溶胶中的病毒载量也能达到一定的浓度。同时也不排除有一些人对于病毒更易感,或者像奥密克戎变异株,由于其表面刺突蛋白附着人体细胞能力更强,微量病毒可能就会造成新冠病毒的感染。
因此在公共场所,无论室内还是户外,一定要规范地戴好口罩,陈纯琪表示:“口罩可以对颗粒直径较大的气溶胶进行物理隔绝,如果是具备熔喷层的口罩则可以通过静电作用吸附小分子气溶胶。”
图源网络
通过气溶胶形式悬停在衣物、皮肤的病毒,只有极微小的比例能通过手部触摸进入眼口鼻。这样的病毒量,引发疾病的可能性不高。不过陈纯琪建议,坚持勤洗手、常消毒,日常尽量不要去人员密集的地方,和别人保持一定距离,一般来说将2米作为预防的安全距离。
此外,对于预防下水道途径的气溶胶传播,尽量在使用马桶的时候,闭盖冲水。
做好日常防护措施
注意个人卫生,做好日常防护,也是预防气溶胶传播的有效方法。
图源网络
1、做好卫生清洁
日常生活中要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咳嗽、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者手臂遮挡,过后及时清洗。平时做好居家清洁消毒,家庭消毒遵循“以清洁卫生为主,预防性消毒为辅”原则,做好基本的清洁卫生即可,如定期地进行家庭大扫除,当面临传染病威胁或者人群密集性活动时才有必要进行消毒。
2、少聚集、戴口罩
在疫情流行期间或有疫情的时候,尽量不要去人群密集场所,减少与陌生人或外来人的接触。假如去室内的公共场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者与陌生人接触时,一定要戴好口罩。
图源网络
3、积极接种疫苗
接种新冠病毒疫苗是非常有效的防护手段,建议符合接种条件、没有接种禁忌的人群,尽快完成新冠病毒疫苗全程接种。完成全程接种半年后,尽快接种加强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