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办
吉ICP备案号18002506号
吉公网安备 22010402000667号
来源:本站
2022-04-07 17:03:18
在疫情灾难来临的时候
儿童青少年的
生活娱乐、学习规律、同伴关系等
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孩子难免会出现焦虑紧张的情绪
有的甚至会出现心理问题
家长如何帮助孩子进行调节呢?
疫情期间,来自各种渠道关于疫情的繁杂信息、成人的反应等诸多因素的诱发都会使孩子们出现一些心理问题,出现这些问题是正?;故且斐??家长如何帮助孩子进行调节呢?
儿童受到疫情的影响,首先会出现睡眠、食欲的改变。
比如入睡困难、噩梦、食欲减少等,灾难后出现这些生理反应是正常的。
如果孩子出现入睡困难但对睡眠整体影响不大、有噩梦但不是每天都有、食欲下降但是遇见可口的或至少每天有1-2餐吃得不错,这些就不用太紧张。
但如果持续两周吃不下、睡不好,就不太正常了,这时需要去正规的机构进行心理评估和诊治。
疫情后最常见的情绪反应为恐惧焦虑,担心自己及家人染病,担心“万一染上就不得了了”,甚至感觉自己和家人活不了了,哭泣增多。
如果随着家人的安慰上面的情绪可以缓解并且能够关注其他的事情,这些也是正常的。
但假如整天恐慌、哭泣,对什么事都没有兴趣,持续1-2周,也需要去正规的机构进行评估和诊治了。
疫情期间有些孩子会因为家长的关注增多而出现与家长敌对增加、烦躁情绪加重。
同时也会出现一些行为问题如生活节律乱、黑白颠倒,烦躁时可能会摔摔打打。
但是没有出现极端的行为如打人、自残、将家里砸的乱七八糟的现象,这些都是儿童受灾后正常的情绪和行为反应。
出现这类心理问题,需要依靠成人的陪伴和心理疏导就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在疫情期间,心理咨询实施有困难,此时家长就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么,家长该如何帮助孩子进行心理调节呢?
在心理调节的过程中,家长的榜样作用是最重要的,家长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到孩子。
家长淡定、孩子就淡定;家长恐慌,孩子就恐慌;家长说的关于疫情的内容,孩子会认真听。家长要注意以下几点:
重要的一个建议是家长和孩子一起建立规则,和孩子讨论后规定好睡眠、进餐时间、学习、手机时间等,在这个规定范围内可以“随便他做什么”,给孩子一定的自主权,不要总盯着孩子的一举一动。
只要家长和孩子有着良好的亲子关系,你们就还可以创作出很多“合作”的机会,以一个健康、沉着、科学的姿态应对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