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凤阁信息交流_200块钱3小时上门二维码,附近找人睡觉电话,600快餐2个小时qq

应急科普 | 初冬高速公路上的隐形杀手——黑冰

来源:本站

2021-11-10 17:04:21

目前我省正处于初冬时节,随着气温逐渐下降,在某些特殊的高速路段“黑冰”的身影就会悄然出现,对于行车安全危害极大。那么什么是“黑冰”?“黑冰”产生的条件有哪些?冬季在高速公路上驾车如何才能别着了“黑冰”的道儿?


“黑冰”是冬天或者气温低于0度的时候在柏油路上结成的薄冰,“黑冰”当然并不是黑色的,它本身非常薄,而且没有气泡存在于冰层里,所以冰层透亮且不会发白,当这种冰层存在于柏油马路上时,尤其它厚度薄,道路本身的柏油颜色从其中透出来,造成冰面与道路融为一体,会反射出一块黑色的区域。

1110-2.jpg

车辆在高速公路上高速行驶到“黑冰”上,车辆很容易失去控制,场面就像物理学中的惯性与摩擦力试验那样,没有方向,没有刹车,仅仅是一个两吨多重的物体依靠初始速度沿着自己的轨?;?。但是试验结果却是毁灭性的,车辆刹车距离显著延长,可能打转、翻滚、碰撞,危险性可想而知,可以说“黑冰”的危害是致命的。公路上出现的“黑冰”可能是在后半夜形成的,然而出事故的时刻却往往在早上,这是因为气温开始回升,冰层开始融化,表面的水膜会让道路更滑,而这个时段高速公路上车辆也开始增多,所以这个时段的“黑冰”更加危险。 下图是韩国媒体报道的2019年11月15日早上发生在光州至原州高速路段上由于“黑冰”造成20多辆车连环相撞的严重交通事故。

1110-1.jpg


要特别强调的是“黑冰”不是降雨或降雪导致的道路结冰,而是在无降雨、降雪情况下,特殊的局地天气、地理条件使水汽直接凝结在某一路段的柏油路面而成,所以“黑冰”一般极难被司机发现,气象和高速管理部门对“黑冰”提前预警难度也很大。这样就需要高速公路上的驾驶员了解“黑冰”形成的条件,自己提前预判、做好预防,确保高速行车安全。


有专家研究80%沥青路面凝冰形成的环境条件为: 气温介于-10 ~ 0℃,风速 0 ~ 10 m /s,风向比较固定,相对湿度大于 75%。这样的气温在北方的深秋和初冬容易出现,汽车的气温探测设备也可以探测到空气的温度。风速 0 ~ 10 m /s换算成风力大约是0 ~ 5级风,在没有大风天气情况下,风力基本都在这个范围内。相对湿度大于 75%是个关键条件,这要求高速公路必须在大型水体附近或潮湿山谷的低洼处,大型水体包括较大的湖泊、较宽的河面、江面,而且水面不能结冰,同时高速公路还要在这样的水体的上方或下风向,这样水体蒸发的水汽才可能使高速沥青路面上的空气相对湿度大于 75%。


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高速“黑冰”所带来的困扰?对于公路管理部门最简单就是撒盐,盐水的熔点要低于0度,冰层就会在较低的温度条件下开始熔化,撒盐后Na离子和Cl离子溶于水后也会释放出少量的热量,也能更快的加速冰融化的过程。对于驾车司机这时最安全的措施就是根据前面介绍的“黑冰”形成条件和自己行进路段的环境对所经路段提前预判。如果预判可能遇到“黑冰”,驾驶员一定要提前换到行车道,减速慢行,与前方车辆保持平时的1.5~3倍车距,千万不要急刹车,随意变更车道等,否则容易导致车辆失控,发生事故。一旦出现车辆打滑,也千万不要猛踩刹车或者急于控制方向,正确的处理方式是稳住方向盘,顺着打滑一侧轻打方向,同时点刹,让车辆回正、慢停。


为了确保行车安全,防范未然,吉林省交警总队总结了吉林省高速公路十大易结冰的路段:沈吉高速308KM(烟筒山服务区)、沈吉高速280KM至294KM(明城至双河)、京哈高速沈阳方向940+100KM处至854KM(范家屯至五里坡)、京哈高速958+600KM跨线桥附近、京哈高速985KM+500M跨线桥、珲乌高速293KM至297KM(蛟河至黄松甸)、珲乌高速19KM至23KM(密江隧道附近)、珲乌高速533KM至560KM(开安至农安)、鹤大高速719KM处至720KM处(沿江至白水滩隧道)、抚长高速271KM(伊通出口附近)。这些路段的结冰可能有“黑冰”,希望驾驶员们特别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