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11日,随着“启航”声响彻江面,我国首艘氢燃料电池动力示范船“三峡氢舟1”号在长江三峡起始点湖北宜昌首航,实现了氢燃料电池技术在我国内河船舶应用的“零的突破”,开启了长江航运的氢能时代。这艘以氢能为核心动力的船舶,从立项到正式使用,每一步都凝聚着科技爱好者的无限努力与期待。它不仅是中国绿色航运的一次大胆尝试,更是全球清洁能源革命中的一抹亮色。
时间回溯至数年前,当全球气候变化的阴影日益笼罩,寻找替代能源、减少碳排放成为了各国政府和科研机构的首要任务。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航运国家之一,自然也不例外。三峡集团,这个在水电领域有着深厚底蕴的巨头,敏锐地捕捉到了氢能这一未来能源的巨大潜力。他们意识到,将氢能应用于航运领域,不仅能够大幅降低碳排放,还能推动整个航运业的绿色转型。于是,“三峡氢舟1”号的立项应运而生。这一项目的提出,不仅仅是对新技术的探索,更是对绿色航运理念的坚定践行。它如同一颗种子,在科技爱好者的心中生根发芽,激发了无数人对未来航运的无限遐想。




在水上交通领域,传统燃油船舶的碳排放问题日益凸显,亟需一种全新的解决方案?!叭壳庵?”号的诞生,正是对这一时代呼唤的积极响应。设计团队从一开始就明确了目标:打造一艘以氢能为核心动力的船舶,它不仅要在技术上实现突破,还要在经济性、安全性、环保性等方面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这一愿景如同一座灯塔,指引着整个设计过程的方向。“三峡氢舟1”号的核心在于其氢能动力系统。设计团队首先面临的是氢能储存与转换的技术难题。他们深入研究高压气态储氢、液态储氢以及固态储氢等多种方案,最终选择了既安全又高效的高压气态储氢技术,并结合先进的燃料电池技术,实现了氢能的高效转换与利用。这一过程中,无数次的试验与优化,每一次失败都成为了通往成功的宝贵经验。该船是一艘以氢燃料为主,并辅以磷酸铁锂电池动力的双体交通船,总长49.90米,型深3.2米,设计吃水1.85米。为了最大化利用氢能动力,同时保证船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设计团队对船体结构进行了大胆创新。他们采用了轻量化材料,如铝合金和碳纤维复合材料,有效降低了船体重量,提高了能效。同时,通过对船体线型的精细计算与优化,减少了航行时的阻力,进一步提升了能源利用效率。在智能化日益普及的今天,“三峡氢舟1”号自然也不甘落后。设计团队集成了先进的船舶智能控制系统,包括自动驾驶、远程监控、故障预警等功能,不仅提高了航行安全性,还为船舶的运维管理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氢能虽好,但其安全性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设计团队在氢能储存、运输及使用等各个环节都进行了严格的安全评估与防护措施设计,确保即使在极端条件下也能保障人员和船舶的安全。在追求技术先进性的同时,设计团队也充分考虑了经济性因素。他们通过优化氢能动力系统、提高能效比、降低维护成本等手段,努力使“三峡氢舟1”号在运营成本上与传统燃油船舶相比具有竞争力。随着氢能船舶技术的快速发展,相关的法规与标准也在不断完善中。设计团队密切跟踪国际国内的最新法规动态,确?!叭壳庵?”号在设计、建造及运营过程中都能符合相关要求。经过无数次的修改与完善,“三峡氢舟1”号终于从图纸上走进了现实。它的首次下水试航,不仅是对设计团队辛勤付出的最好回报,更是对全球氢能船舶发展的一次有力推动。在试航过程中,“三峡氢舟1”号展现出了卓越的性能,无论是动力表现、航行稳定性还是智能化水平,都达到了预期目标。



其核心动力是由中国船舶第七一二研究所开发的氢燃料电池,额定输出功率达500千瓦,能为船舶提供强劲动力,使最高航速达到28公里/小时,在巡航航速20公里/小时时,续航里程可达200公里。取得中国船级社燃料电池-动力1、绿色船舶-3、能效设计-3、智能船舶(智能机舱)等附加标志。据测算,“三峡氢舟1”号相比传统燃油动力船舶,预计每年可替代燃油103.16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43.67吨。船上还配备磷酸铁锂电池作为启动电源和应急电源,与氢燃料电池配合,确保船舶在各种工况下的动力供应和稳定运行,如在启动时提供瞬间大电流,保障快速启动。采用全回转舵桨推进方式,相比传统推进方式,具有更高的机动性和操控性,可实现原地掉头和横向平移等动作,使船舶在狭窄水域或复杂航道中航行更加灵活自如。氢燃料电池以氢气为燃料,通过化学反应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反应产物只有水,实现了零碳排放,具有高环保性,同时还具有低噪音的特点,为船上人员营造了更舒适的工作和乘坐环境。
下水之后,“三峡氢舟1”号迎来了它的首次试航。这次试航不仅是对船舶性能的全面检验,更是对设计团队和建造团队辛勤付出的最好回报。在试航过程中,“三峡氢舟1”号展现出了出色的性能和稳定性。在动力方面,氢能转换系统高效地将氢气转化为电能,为船舶提供了强劲的动力支持。在航行过程中,船舶的加速、减速和转向都表现得十分流畅和稳定。在排放方面,由于采用了氢能作为动力源,“三峡氢舟1”号的碳排放几乎为零,真正实现了绿色航运的目标。此外,在智能化系统的加持下,“三峡氢舟1”号还展现出了出色的自主导航和智能避碰能力。它能够实时感知周围环境的变化,并根据需要自动调整航行路线和速度,确保航行的安全和稳定。试航的成功,不仅让科技爱好者们看到了绿色航运的无限可能,也为“三峡氢舟1”号的正式使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经过一系列严格的测试和调试后,2023年10月11日“三峡氢舟1”号终于迎来了它的正式使用。这标志着氢燃料电池技术在我国内河船舶应用实现零的突破。这艘承载着绿色航运梦想的船舶,将在中国乃至全球的航运业中掀起一场革命性的变革。在正式使用过程中,“三峡氢舟1”号展现出了强大的竞争力和市场吸引力。它不仅能够满足客户对绿色、环保、高效航运的需求,还能够为客户提供更加安全、稳定和智能的航运服务。这使得它在航运市场中迅速脱颖而出,成为了众多客户争相追捧的对象。同时,“三峡氢舟1”号的成功使用也为中国绿色航运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它让人们看到了氢能作为未来能源在航运领域的巨大潜力,也激发了更多企业和科研机构投身到绿色航运技术的研发和创新中去。
持续改进氢燃料电池技术,提高其功率、效率和使用寿命,降低成本与维护难度,进一步增强船舶动力性能和经济性,如提升氢燃料电池的能量转换效率,使船舶在相同氢燃料储备下获得更长续航里程。优化磷酸铁锂电池等储能设备,提升其容量和充放电性能,更好地配合氢燃料电池,满足船舶不同工况下的能源需求,如在船舶靠港等低功耗状态下,更高效地储存多余能量。改进加氢设备和技术,缩短加氢时间,提高加氢安全性和便利性,推动船舶加氢技术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如研发更高效的加氢连接装置,提升加氢速度。其建设运营带动了制氢、储氢、加氢等氢能产业链的协同发展。例如,三峡集团建成的国内首个内河码头型制氢加氢一体站,为氢能源船舶提供了加氢服务,打通了“制氢、加氢、储氢、用氢”全产业链条,促进了氢能产业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技术创新,推动氢能产业的规?;⒄?。为首艘入级中国船级社的氢燃料电池动力船,其成功经验将为制定内河氢燃料电池船舶的设计、建造、检验等行业标准提供重要参考,推动氢燃料电池船舶行业的规范化发展。随着氢燃料电池技术的推广应用,逐步替代传统燃油动力船舶,可大幅减少内河航运的二氧化碳排放,助力航运业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长江素有“黄金水道”之称,“三峡氢舟1”号在长江三峡的应用,为内河航运提供了绿色、低碳的动力解决方案,有助于减少船舶对传统燃油的依赖,降低内河航运的碳排放和污染物排放,推动长江流域交通运输体系的绿色转型,加快建设交通强国。随着“三峡氢舟1”号的正式使用,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航运业将会更加绿色、环保、高效和智能。而这一切的变革,都始于那个勇敢的梦想——用科技赋能航运,让绿色成为未来航运的主旋律。毕业于新西兰林肯大学。对大众科普知识拥有浓厚兴趣,曾在多个科普期刊上发表过科普文章。关注事实,积极探索前沿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