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办
吉ICP备案号18002506号
吉公网安备 22010402000667号
来源:本站
2024-09-04 09:42:31
采挖野韭并不费力,只是清洗令人挠头。野韭长得很纤细,还夹杂着很多细小的枯黄叶子,且茎叶里面还藏着泥土,要仔细掐掉黄叶,要剥掉老掉的叶瓣,还要清理叶缝间的杂质,之后再切掉根须去清洗。之后,把野韭切碎,与鸡蛋一起倒入油锅,摊成鸡蛋饼,香味浓郁,超级下饭。野韭食用方法多样,还可以与面粉一起煎饼,也可以用它做饺子馅等。有人还在煮粥时放些野韭碎,熬煮的白米粥的香味更浓郁。野韭地下的球茎是上好的泡菜材料。清洗干净后,可腌制美味爽口的泡菜,吃起来又酸又脆,放点剁辣椒特别开胃爽口。只是野韭的生长很不容易,全凭地下的根,如果整株拔出来就不会再长了。如果只采它的茎叶,不伤地下的根茎,来年还会长出来,这样,每年都能采到美味的野韭。
其实,野韭食用最佳季节是四月份,也就是开花之前,野韭菜只能靠叶子去识别,它的叶子呈椭圆形,叶子生在茎上,略微发亮,末端尖尖的。如果把它的叶子揉碎后,会释放出大蒜般的气味。没有被割过的野韭在八月就打苞开花了,陆陆续续开到十月。刚开的小花被白绿色半透明的苞皮包裹着,花骨朵长大后就顶破花苞开放,由数十朵白绿色的小花组成的团状花球??ê?,有些花瓣会凋谢,花蕊顺势生长,成为野韭的种子。在半花半种之际,将一朵朵的韭菜花摘下来,轧成黏糊糊的绿菜汁做成野韭花酱,也是难得的美味。童年时的秋天到来,外婆就开始张去山里摘野韭花,之后,与舅舅转圈推碾将野韭花碾轧出绿汁,野韭花酱做好后,装在容器里,冬天外面雪花纷飞时,野韭花拌面条,热乎乎吃下去,瞬间不觉得寒冷。有时还把野韭花酱夹在窝头里来吃。因为野韭含钠较高,野韭花腌渍后会与氯化钠合成各种氨基酸盐,有效增加咸味和鲜味。野韭花每百克蛋白质含量比栽培韭菜花高0.5倍左右。铁和纤维素含量比栽培韭菜花高20多倍。蒙古地区一直缺盐,相比珍贵的盐,野韭花酱翻身成了蒙古地区厨房里的佳品和流通的畅销货。发明野韭花酱的先民无论如何都想不到,如今内蒙草原上的野韭花酱居然能坐着飞机,空运到各地高级的涮羊肉馆子里,成为亮点被售卖。
李时珍《本草纲目》里记载:“其根煮食、糟藏、醋浸皆宜”。唐朝大诗人杜甫在《秋日阮隐居致薤三十束》中写道:“束比青刍色,圆齐玉簪头。衰年关鬲冷,味暖并无忧”,诗中生动描述野韭的颜色和根茎形状,及野韭根茎的温补作用,诗人吃了野韭,“关膈”的不适迅速缓解,对隐疾的忧愁也消失了。《药用本草》记载野韭有温肾阳、强腰膝、除胃热、活血瘀、解药毒等功效。它的嫩叶含有蛋白质、脂肪、糖类之外,还含有钙、铁、胡萝卜素、维生素等。在民间,它常被用来治疗多种疾病,是自然界赋予人类的宝贵资源。这一点,让我意识到,很多时候,我们在生活中追求的那些璀璨夺目的东西,并不一定是我们真正需要的。反而是那些看似平凡无奇,却蕴含着丰富内涵的事物,才是我们最应该珍惜的。野韭虽然不起眼,但它的价值却是无法估量的。
野韭和种植的韭菜有明显的区别。种植的韭菜根部是绿色的,野韭的根部则是紫色的。其次,根茎长短不同。种植的韭菜根部很短,并且较为粗壮,野韭根部纤细。种植的韭菜常是丛生的,一株下面能长出来一大片,野韭随遇而安,且喜欢成片结伴生长。
长白山的每一次行走中,我都会特意去寻找那些生长在岩石缝隙中的野韭。每一次的发现都让我感到惊喜,仿佛是大自然给予我的一份礼物。我会小心翼翼地采摘一些,带回家烹饪,那独特的香味总能让我回味无穷。这不仅仅是对味蕾的满足,更是对生活的一种热爱和感悟。野韭菜不仅是长白山区的一道风景,更是一种生活的哲学。它以其独特的生命力和价值,给予我们无数的启示。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中,像野韭一样坚韧不拔,自给自足,活出自己的色彩。
(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