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办
吉ICP备案号18002506号
吉公网安备 22010402000667号
来源:科普中国-前沿科技
2025-04-23 10:31:04
近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院智能所黄青研究员课题组在纳米酶制备与应用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科研人员采用气液界面介质阻挡(DBD)低温等离子体技术,成功制备了一系列具有类漆酶样活性的CoNi金属有机框架(MOF)纳米酶,并联合曝气装置用于抗生素的降解与处理。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环境领域国际TOP期刊Jou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上。
纳米酶因其高催化活性、高稳定性和高适应性日益得到重视,但如何设计并大规模制备高效的纳米酶、以及如何推广应用于环境处理领域,仍然是备受研究者关注的重要问题。
近年来,黄青课题组开展低温等离子体(LTP)技术的应用基础研究,在LTP制备纳米酶材料方面也做了许多新的尝试。在这项研究中,受天然绿色催化剂漆酶活性位点的启发,他们设计并利用低温等离子体 (LTP) 技术制备了一种双金属有机骨架材料 CoNi-MOF。该材料具有优异的类漆酶活性,能够有效催化高浓度四环素的降解反应,同时增强了对不同环境条件的耐受性、稳定性,并最大限度地降低了生物毒性。
这项研究不仅提出了一种基于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合成高性能类漆酶纳米酶的新的方法,而且为解决环境中的抗生素污染提供了一种有前景且环境友好的策略。
图 介质阻挡放电(DBD)形式的低温等离子体(LTP)制备CoNi-MOF和利用CoNi-MOF的类漆酶活性处理废水中的四环素的过程示意图。
责任编辑:李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