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凤阁信息交流_200块钱3小时上门二维码,附近找人睡觉电话,600快餐2个小时qq

风子岭上的女书记

来源:科普中国

2025-04-16 14:22:15

记平顺县杏城村“第一书记”冯苗苗

杏城村位于平顺县东南部海拔1800多米高的太行山巅,风子岭脚下,属典型的高寒干石山区。这里山多坡广,极难通行,所以有“鬼怪也怕风子岭”的传说。冯苗苗就是在这里担任第一书记。

1.png

一年半前,省林业厅派冯苗苗到杏城村担任第一书记时,村里投向这位女书记的第一眼就充满了疑问:“一个省里来的女娃,能在村里安心住下就不错了,还能摘掉咱村的脱贫帽?”

一年半后,还是那些村民,说话的语气都变了:“咱村那个小女书记了不得,带来了好多林业项目,还给咱修广场,帮咱们把马铃薯育种基地搞了起来。来时头发可长哩,现在忙得头发都剪了,这个小女书记不歪!”这是杏城村老百姓评价这位女书记时说的最多的话。

转变角色 入村进户

精准了解摸清底数

2015年8月,为了做好杏城村第一书记,她丢下年仅两岁的儿子,背着行李来到了离家400多公里的小村子,开始了驻村帮扶工作。从繁华的大城市来到交通闭塞、经济落后的小村落,有激动、有憧憬,更多的还是懵懂和茫然。自己能不能得到村民的认可?扶贫工作能不能顺利展开?说实话她心里也是七上八下。但她知道精准扶贫工作大于天,一切困难都应该去克服,一切都应该让步于扶贫工作和扶贫任务。于是她迅速进入角色,以饱满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农村工作中,紧紧围绕促发展、重民生这一核心目标,努力提高自身开展基层工作的能力,做好群众工作,推动村级发展、抓班子带队伍,挨家挨户深入村民家中,与老百姓促膝长谈,深入了解群众内心的真实想法和迫切需求。仅用了两个月,就摸清了村里的底细:建档立卡的贫困户有252户896人,是杏城镇贫困户最多的村。

争取项目 培育特色

生态扶贫初显成效

摸清了村里的底细后,冯苗苗开始制订了工作任务表,推进扶贫进度。她首先为杏城村争取到了中幼林抚育和林下经济等多个生态扶贫项目,并培育特色富民产业,依托整村推进项目,依据杏城村的土地资源及地理环境,因地制宜,以林业生态扶贫为主抓手,扎实开展产业扶贫帮扶工作,以求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实现双赢。

在工作中,她努力做到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两个百分百”,即:工作时间节点百分之百的准时,工作任务落实百分之百的高效。脱贫攻坚工作时间紧、任务重,每次接到县乡下达的工作任务后,冯苗苗都能严把时间节点,制订推进工作时间进度表,并根据进展情况适时进行梳理总结,及时谋划好下一步计划,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时间节点精准精确;她严格按照工作任务要求,明晰思路、统筹谋划、有序开展,确保各项工作任务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地落实。她对252户896人建档立卡的贫困户亲自过问,并根据每户存在的不同情况,与村干部一起制定具体的脱贫规划和帮扶措施,真正做到了因户施策。

因地制宜 多措并举

产业脱贫带动农户

作为林业厅派驻的扶贫人员,专业技术和部门资源是先天优势。冯苗苗充分利用自身和部门的资源优势,积极争取森林抚育、林下经济、荒山造林以及造林合作社等具体项目和资金支持,共申请投资80余万元,现已全部投入到贫困村产业基地的基础设施建设中。目前,所有任务都已作业完毕。通过采取建档立卡贫困户直接参与、直接受益、稳定增收的方式,发挥产业基地对贫困户的辐射带动作用。

杏城村的土豆质量好、个头大、口感绵,是当地的特色产品,冯苗苗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以马铃薯为突破口,发展产业脱贫。在她的倡议下,村里以“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成立了马铃薯种植专业合作社,以每亩1000元的标准流转贫困户土地135.5亩,实施基地培育繁育种薯,并建造了一座可储备300万斤马铃薯的标准化储藏库。通过规?;?、机械化运作,解决了结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创收的问题,带动了全村的贫困户加快脱贫。目前,平顺县脱毒马铃薯育种中心暨杏城扶贫基地已经在杏城村建成。

因情择法 个别帮扶

解决百姓后顾之忧

冯苗苗还关心村民们的易地扶贫搬迁问题。俗话说安居才能乐业,为保证村建房达到美观、实用、超前的效果,杏城村移民点按照实用、美观、节省资金和土地的原则,新建移民小区一期27户126人。在一期工程建设的基础上,移民搬迁二期工程同步动工建设。至今二期移民搬迁28户地基以下土建工程和基础设施工程在紧锣密鼓的施工中。工程全部完工后,全村的搬迁百姓就能真正体会到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了。

对于因不同因素造成贫困的弱势村民,冯苗苗分类对待,因情择法,个别帮扶:对特贫户实施党员包户结对;对无儿无女无收入的老人实行五保供养;对因天灾病祸或特殊原因致贫的家庭实行“低?!卑锓龊鸵搅凭戎?,使杏城村的贫困户真正实现了老有所养,病有所医,难有所帮,全村医疗参合率达到100%。

扶贫扶智 关心教育

全力帮助困难学生

在脱贫攻坚的伟大战役中,发展教育脱贫始终是一个很大的课题。每家生活困难的贫困户,上学困难的大学生都装在女书记的脑子里。曾是杏城壮劳力的村民陈计明,不幸在爆炸案中去世,留下身体病弱的妻子申灵凤和两个还在上学的女儿,大女儿正在上大学,小女儿即将高中毕业,也面临上大学。两个上学的孩子,因丈夫去世而悲痛欲绝、常年吃药的妻子,击中了女书记心中最柔弱的地方。她带头给两个孩子赞助学费2000元,又给申大姐讲解贫困大学生“雨露计划”学生奖金制度与助学贷款申请项目,解决了这个家庭的燃眉之急。

她还积极深入到贫困户家中宣传国家“雨露计划”等关于教育方面的优惠政策,并联系省林业厅下属的山西省林技校,通过定向委培特困生等方式,帮助贫困生免费完成中专以上职业学历教育,为广大贫困户初中以上的学生提供职业技术培训基地,毕业后学?;固峁┦迪熬鸵档ノ还┭≡?。

作为女书记的她也没有忘记杏城小学的孩子们。她把女性先天的母性关爱和所有感情全部投入到了这个山村。她为村里的148个孩子送来148双运动功能鞋,还为学校配备了篮球等体育健身教具。看到孩子们激动的眼神,她承诺:“明年儿童节给孩子们的礼物是校服,一定要让孩子们像城市的孩子一样,穿得体体面面的来上学?!?/span>

一头引领 两翼齐飞

立足村情发展经济

在冯苗苗的带领下,杏城村坚持立足村情找思路,立足政策找项目,努力把国家的政策、上级的要求、群众的愿望和本地的实际结合起来,走出了一条符合杏城实际的发展路子。

省林业厅为杏城村的发展提供了多项扶贫政策及智力保障和技术支撑。在省林业厅的帮助下,村里建成了千亩连翘发展基地、中幼林抚育、林下经济发展及林业造林合作社等工程项目,脱贫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

杏城村还提出了“打造生态杏城,全面建成小康”的口号,为此,冯苗苗带领大家打造“一个基地”(马铃薯种植基地),建造“一个小区”(杏城易地扶贫搬迁小区),千方百计加 济。她与村干部一起制定脱贫规划和帮扶措施,让社会兜底的弱势人群都得到关心与帮助。她说:“我们一定要带领他们走上致富路,252户896个人,一个也不能掉队!”(来源:科技报/编辑:刘莉)

责任编辑:李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