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办
吉ICP备案号18002506号
吉公网安备 22010402000667号
2022-11-21
陨石中首次发现超导材料
据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近日消息称,美国科学家在两块不同的陨石中发现了超导材料,这是超导材料在太空中形成的第一个证据。这一发现的重要意义不仅在于它是罕见的天然形式的超导材料,还为人类寻找室温超导材料点燃了新希望。超导材料即超导体,指在某一温度下,电…
2022-11-21
海面下藏着什么玄机 值得我们一次次走向深蓝
海斗一号”刷新我国潜水器最大下潜深度海面下藏着什么玄机 值得我们一次次走向深蓝近日,由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研制的“海斗一号”全海深自主遥控潜水器载誉归来,在马里亚纳海沟实现4次万米下潜,最大下潜深度10907米,刷新中国潜水器最大下潜深度纪录,众人赞叹…
2022-11-21
多地持续开放自动驾驶道路测试范围——智能网联汽车能“走”多远
最近一段时间,多地持续开放自动驾驶道路测试范围。已开放载人测试许可的有北京、上海、广州、长沙、武汉、沧州6个城市。智能网联汽车离我们还有多远?城市建设自动驾驶环境还面临哪些问题?产业生态如何构建……记者就此采访了有关专家和业内人士。 8月24日,广州市交通…
2022-11-21
手机窃听准确率可达90%? 这一安全漏洞如何堵
近日,浙江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院长任奎团队、加拿大麦吉尔大学、多伦多大学研究团队共同发表了一项聚焦智能手机窃听攻击的研究成果:智能手机APP可在用户毫不知情时,利用手机内置的加速度传感器实现对用户语音的窃听,且准确率达到90%。  “加速度传…
2022-11-21
中国为什么要大力发展特高压直流输电?
2005年,三峡工程输变电线路的建设,使中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一的高压直流输电国家。 看过上一篇的读者一定还记得,因为长途输电中损耗过大,直流输电在美国败给了交流输电。那么,既然交流输电更有优势,为什么当今我们国家要大力发展特高压直流输电,还不小心成了世界第一…
2022-11-11
人工智能成科技强国必争之地
人工智能,英文缩写为AI,是一门由计算机科学、控制论、信息论、语言学、神经生理学、心理学、数学、哲学等多种学科相互渗透而发展起来的综合性新学科。 人工智能作为一门学科,是由“人工智能之父”麦卡锡及一批数学家、信息学家、心理学家、神经生理学家、计算机科学家…
2022-09-14
北斗再立新功!“极目”卫星准实时下传伽马暴观测警报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再立新功!1月27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获悉,引力波暴高能电磁对应体全天监测器(GECAM)卫星(“极目”卫星)首次通过北斗三号卫星导航系统,准实时将伽马射线暴观测警报下传至GECAM科学运行中心,标志着“极目”卫星成为我国首个具有即时…
2021-11-08
显微技术的发展历史及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浅析
显微镜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从远古时代,人们就渴望看到更多肉眼看不到的事物。 2000多年以前就有人曾经用玻璃来折射光的角度。公元前2世纪,克劳迪思托勒密发现一根木棍放在水里会变弯,并且非常精确地判断它的“弯曲”角度。然后,他又计算出了光在水中的折射常数?!?
2021-11-08
指甲盖大小的芯片或可代替超级计算机
根据科技部官网消息,日前,麻省理工学院的工程师设计了一种人造突触,能够精确地控制流过它的电流强度,类似于离子在神经元之间流动的方式,并已利用硅锗制成人造突触芯片。该芯片及其突触在模拟研究中可用于识别手写样本,准确率高达95%。该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材料…
2021-10-20
为了学习 脑细胞会破坏它们的DNA
据外媒报道,面对威胁,大脑必须迅速采取行动,它的神经元建立新的连接以了解什么可能意味着生与死的区别。但大脑的反应也增加了风险:正如最近一项令人不安的发现显示的那样,为了更快地表达学习和记忆基因,脑细胞会在许多关键点将DNA断裂成碎片,然后再重建断裂的基因…
2021-10-20
普通盐可合成新型自旋液体材料
俄罗斯莫斯科国立大学和国立研究型技术大学最近合成了一种特殊的新型磁性物质——自旋液体材料,即使在接近绝对零度时,其单原子的自旋也不会冻结。这种材料可以在基于单粒子波函数纠缠的量子技术中得到应用。相关研究结果近日发表在《无机化学》杂志上。自旋是基本粒子的…
2021-09-07
你的房间有望变成充电系统
2021-09-07
研究人员开发可输送氧气的水凝胶
2021-08-31
“卫星+5G” 让用户“纵享丝滑”
2021-08-31
5G物联网改变世界的五种方式